主動式 ETF是一種由基金經理人主動管理的交易所交易基金,與被動式 ETF不同,後者旨在追蹤特定指數的表現。主動式ETF由基金經理人依照投資目標與投資策略主動建構投資組合、進行操作與調整。
為推動金融市場商品多元化及打造具有臺灣特色的亞洲資產管理中心,主管機關正式開放主動式交易所交易基金(簡稱主動式 ETF),並放寬被動式指數股票型基金的標的指數成分證券得同時包括股票及債券(簡稱被動式多資產 ETF)。此舉將進一步豐富臺灣 ETF 市場,滿足投資人多元需求,並吸引國際資產管理機構參與。
項目 | 主動式ETF | 被動式多資產ETF* | 被動式單一資產ETF | 共同基金 |
操作方式 | 由經理人主動選股與資產配置 | 被動追蹤多資產指數 | 被動追蹤單一資產(如台灣50、S&P500) | 由經理人主動選股與資產配置 |
資產類別 | 依主題策略篩選股票、債券 | 股票+債券 | 通常單一資產類別(如股票或債券) | 股票、債券、平衡型、多重資產等 |
交易方式 | 像股票一樣交易所即時買賣 | 像股票一樣交易所即時買賣 | 像股票一樣交易所即時買賣 | 當日淨值計算,透過投信公司或銀行等銷售機構或銷售平台申購贖回 |
經理費 | 中 | 低 | 低 | 較高 |
流動性 | 高 | 高 | 高 | 中 |
透明度 | 高(每日揭露持股) | 高(每日揭露追蹤指數與持股) | 高(每日揭露追蹤指數與持股) | 較低(多為月度或季度揭露) |
報酬潛力 | 可能優於大盤,取決於操作能力 | 穩健報酬、波動較低 | 追蹤指數、無超額報酬 | 可能優於大盤,取決於操作能力 |
定審機制 | 由經理人主動調整 | 依指數規則定期調整 | 依指數規則定期調整 | 由經理人主動調整 |
適合對象 | 尋求超額報酬的投資者 | 保守穩健型、長期配置型投資者 | 初學者或長期投資者 | 尋求超額報酬的投資者 |
交易方式皆比照被動式ETF,包含一般交易、零股交易(盤中及盤後)、定期定額、當沖交易、盤後定價、信用交易、得否為借券標的、借貸款項及不限用途款項借貸、流動量提供者及造市制度、申贖機制。使用買賣股票的證券帳戶,委託證券商下單。也可委託參與證券商向投信公司申請申購或買回,但申購買回交易須達一定的數量,且每檔規定數量不同。(請參考投信每日於網站公布的申購買回清單)。
若買賣投資「非投資等級債券」金額可達基金淨資產60%以上之主動式ETF,則須簽訂風險預告書。
主動式ETF的交易成本包括:
A. 證券商手續費(由券商訂定不得超過1.425‰管理費)
B. 證券交易稅0.1%
如果向投信申購買回,亦須支付申購買回手續費。
選擇主動式ETF應了解其投資策略與目標、可能存在的風險、經理人的專業性與績效等,並確認是否與自身投資目標與風險承受能力相符。
主動式 ETF適合那些希望透過專業管理尋求超越市場回報的投資人,並且能夠接受相對較高的經理費用和可能的波動性。投資人應根據自身的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做出選擇。
評估主動式ETF的績效應考慮其長期回報、風險調整後的回報(如夏普比率)、費用比率以及基金經理人的投資決策質量。
投資主動式ETF的風險包括經理人操作風險(取決於基金經理人的決策)及一般投資風險,包含市場風險、集中度風險、流動性風險及終止上市(櫃)風險、匯率風險(僅限國外成分證券)等。另債券主動式ETF因成分證券為債券,尚須考慮債券的利率風險、信用風險等。投資人應充分了解這些風險,並確保該 ETF符合自身的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
被動式多資產 ETF是一種同時配置股票與債券等資產的指數股票型基金。其設計依循某一多資產指數,基金經理人會依該指數的比例被動進行配置,幫助投資人一次掌握不同資產類別的報酬與風險特性。
隨著投資人對穩健資產配置的需求上升,主管機關放寬被動式多資產ETF的設計,使其所追蹤的指數可以同時納入股票與債券。這項政策推動台灣ETF市場的商品創新,有助於提升整體投資效率與多樣性,讓投資人擁有更多長期、穩健的選擇。
項目 | 主動式ETF | 被動式多資產ETF* | 被動式單一資產ETF | 共同基金 |
操作方式 | 由經理人主動選股與資產配置 | 被動追蹤多資產指數 | 被動追蹤單一資產指數(如台灣50、S&P500) | 由經理人主動選股與資產配置 |
資產類別 | 依主題策略篩選股票、債券 | 股票+債券 | 通常單一資產類別(如股票或債券) | 股票、債券、平衡型、多重資產等 |
交易方式 | 像股票一樣交易所即時買賣 | 像股票一樣交易所即時買賣 | 像股票一樣交易所即時買賣 | 當日淨值計算,透過投信公司或銀行等銷售機構或銷售平台申購贖回 |
經理費 | 中 | 低 | 低 | 較高 |
流動性 | 高 | 高 | 高 | 中 |
透明度 | 高(每日揭露持股) | 高(每日揭露追蹤指數與持股) | 高(每日揭露追蹤指數與持股) | 較低(多為月度或季度揭露) |
報酬潛力 | 可能優於大盤,取決於操作能力 | 穩健報酬、波動較低 | 追蹤指數、無超額報酬 | 可能優於大盤,取決於操作能力 |
定審機制 | 由經理人主動調整 | 依指數規則定期調整 | 依指數規則定期調整 | 由經理人主動調整 |
適合對象 | 尋求超額報酬的投資者 | 保守穩健型、長期配置型投資者 | 初學者或長期投資者 | 尋求超額報酬的投資者 |
與其他ETF相同,投資人可透過股票帳戶在交易時段內自由買賣,也可透過券商協助進行大宗申購或買回。交易方式與股票無異,具備高度流動性與透明度。
被動式多資產ETF根據其追蹤指數的設計,預先設定股票與債券的比例(如60/40、70/30等),或訂定指標條件及各指標條件下適用之股債比例,維持長期配置的穩定性,避免人為操作所帶來的偏誤與情緒干擾。
一般投資風險,包含市場風險、集中度風險、流動性風險、折溢價風險及終止上市(櫃)風險、匯率風險(僅限國外成分證券)等。另須考慮債券的利率風險、信用風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