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式ETF是什麼?認識主動操作、靈活調整的投資新選擇

常見問答

主動式ETF

主動式ETF基礎篇
主動式ETF概念篇

▶ 什麼是主動式ETF?

主動式 ETF是一種由基金經理人主動管理的交易所交易基金,與被動式 ETF不同,後者旨在追蹤特定指數的表現。主動式ETF由基金經理人依照投資目標與投資策略主動建構投資組合、進行操作與調整。

▶ 為什麼開放主動式ETF?

為推動金融市場商品多元化及打造具有臺灣特色的亞洲資產管理中心,主管機關正式開放主動式交易所交易基金(簡稱主動式 ETF),並放寬被動式指數股票型基金的標的指數成分證券得同時包括股票及債券(簡稱被動式多資產 ETF)。此舉將進一步豐富臺灣 ETF 市場,滿足投資人多元需求,並吸引國際資產管理機構參與。

▶ 主動式ETF為什麼重要?

  • 提供主動管理的靈活性:主動式 ETF使投資者能夠借重基金經理人的專業知識和市場判斷,這在動盪的市場環境中特別重要。與被動式ETF(追蹤指數)不同,主動式 ETF能夠根據市場變化迅速調整投資組合,這使得它在市場變動時能夠更靈活地應對風險和機會。
  • 提升市場效率:由於基金經理人積極選擇和調整投資標的,主動式ETF能夠反映更多市場的信息。這不僅有助於資金的有效配置,也能夠在某些情況下對市場價格進行調整,改善資本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當市場上出現過度反應或偏離合理價值時,主動管理的基金經理人可以透過調整投資組合來因應。
  • 增強市場流動性:由於主動式ETF在交易所上市,在交易所交易時間皆可進行買賣,它能夠提高資本市場的流動性。基金的買賣活動不僅影響ETF的價格,也能夠帶動市場中其他資產的交易,特別是在那些流動性較低的資產上,主動式ETF的交易有助於改善整體市場的流動性。
  • 吸引更多機構和個人投資者:主動式ETF提供了比傳統共同基金更多的透明度,這對機構和個人投資者而言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此外,主動管理的靈活性亦可吸引那些希望在市場中尋求超越指數回報的投資者,同時在交易過程中還能享受ETF的低費用和高流動性。
  • 促進市場多樣性與創新:主動式ETF的存在促使更多創新的投資策略出現,包括高度專業化的主題投資以及根據經濟變遷調整的策略。這類ETF能夠讓投資者獲得更豐富的投資選擇,並有助於市場多樣化,提供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人更多的選擇。
  • 提升資本配置效率:透過主動管理,這些ETF能夠更快地識別出市場中的機會或風險,並對資金進行有效配置。在資金流動迅速的市場環境下,主動式ETF的運作可促使資本迅速向更有潛力的領域流動,從而提高資本的配置效率。

▶ 主動式ETF與被動式ETF、共同基金有何異同?

項目 主動式ETF 被動式多資產ETF* 被動式單一資產ETF 共同基金
操作方式 由經理人主動選股與資產配置 被動追蹤多資產指數 被動追蹤單一資產(如台灣50、S&P500) 由經理人主動選股與資產配置
資產類別 依主題策略篩選股票、債券 股票+債券 通常單一資產類別(如股票或債券) 股票、債券、平衡型、多重資產等
交易方式 像股票一樣交易所即時買賣 像股票一樣交易所即時買賣 像股票一樣交易所即時買賣 當日淨值計算,透過投信公司或銀行等銷售機構或銷售平台申購贖回
經理費 較高
流動性
透明度 高(每日揭露持股) 高(每日揭露追蹤指數與持股) 高(每日揭露追蹤指數與持股) 較低(多為月度或季度揭露)
報酬潛力 可能優於大盤,取決於操作能力 穩健報酬、波動較低 追蹤指數、無超額報酬 可能優於大盤,取決於操作能力
定審機制 由經理人主動調整 依指數規則定期調整 依指數規則定期調整 由經理人主動調整
適合對象 尋求超額報酬的投資者 保守穩健型、長期配置型投資者 初學者或長期投資者 尋求超額報酬的投資者
* 現階段國內僅開放同時投資於股債市的被動式多資產ETF,亦稱被動式「平衡型ETF」

▶ 主動式ETF如何交易?

交易方式皆比照被動式ETF,包含一般交易、零股交易(盤中及盤後)、定期定額、當沖交易、盤後定價、信用交易、得否為借券標的、借貸款項及不限用途款項借貸、流動量提供者及造市制度、申贖機制。使用買賣股票的證券帳戶,委託證券商下單。也可委託參與證券商向投信公司申請申購或買回,但申購買回交易須達一定的數量,且每檔規定數量不同。(請參考投信每日於網站公布的申購買回清單)。

若買賣投資「非投資等級債券」金額可達基金淨資產60%以上之主動式ETF,則須簽訂風險預告書。

▶ 交易制度?

  • 主動式ETF與被動式ETF交易機制大致相同,同時提供投資人初級市場申購、買回及次級市場買賣功能。初級市場部分,投資人可於ETF募集時,向銷售機構(銀行或證券商)或投信公司申購ETF;ETF掛牌後,投資人也可以透過參與證券商,向投信公司大額申購或買回ETF。此外,投資人更可以透過便捷的次級市場買賣ETF。
  • ETF次級市場交易制度,均與投資人最熟悉的股票交易制度相同。
  • 為提升次級市場流動性,ETF設有流動量提供者制度,每檔ETF都必須有證券商在盤中提供報價,且報價必須維持一定之品質與效率,使投資人的委託單可以快速且有效的成交。

▶ 次級市場交易方式?

  • 買賣主動式ETF 的方式和買賣上市上櫃股票及被動式ETF相同,可以透過證交所及櫃買中心的成交系統、鉅額交易系統、標購系統、盤後定價交易系統和零股交易系統買賣,也可以在證券商營業處所和自營商議價交易。上市上櫃ETF買賣成交後,交割作業將和上市上櫃股票合併辦理。
  • 投資人只要在一般證券經紀商開立買賣上市上櫃有價證券的帳戶,就可以買賣上市上櫃ETF。已經開戶的投資人使用現有的證券交易帳戶、集保帳戶和銀行交割帳戶就能夠交易,不需要另外開戶。

▶ 主動式ETF的交易成本為何?

主動式ETF的交易成本包括:
A. 證券商手續費(由券商訂定不得超過1.425‰管理費)
B. 證券交易稅0.1%
如果向投信申購買回,亦須支付申購買回手續費。

▶ 如何選擇主動式ETF?

選擇主動式ETF應了解其投資策略與目標、可能存在的風險、經理人的專業性與績效等,並確認是否與自身投資目標與風險承受能力相符。

▶ 主動式ETF適合哪些投資人?

主動式 ETF適合那些希望透過專業管理尋求超越市場回報的投資人,並且能夠接受相對較高的經理費用和可能的波動性。投資人應根據自身的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做出選擇。

▶ 如何評估主動式ETF的績效?

評估主動式ETF的績效應考慮其長期回報、風險調整後的回報(如夏普比率)、費用比率以及基金經理人的投資決策質量。

▶ 投資主動式ETF有哪些風險需要注意?

投資主動式ETF的風險包括經理人操作風險(取決於基金經理人的決策)及一般投資風險,包含市場風險、集中度風險、流動性風險及終止上市(櫃)風險、匯率風險(僅限國外成分證券)等。另債券主動式ETF因成分證券為債券,尚須考慮債券的利率風險、信用風險等。投資人應充分了解這些風險,並確保該 ETF符合自身的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

被動式多資產ETF

被動式多資產ETF基礎篇
被動式多資產ETF概念篇

▶ 什麼是被動式多資產ETF?

被動式多資產 ETF是一種同時配置股票與債券等資產的指數股票型基金。其設計依循某一多資產指數,基金經理人會依該指數的比例被動進行配置,幫助投資人一次掌握不同資產類別的報酬與風險特性。

▶ 為什麼開放被動式多資產ETF?

隨著投資人對穩健資產配置的需求上升,主管機關放寬被動式多資產ETF的設計,使其所追蹤的指數可以同時納入股票與債券。這項政策推動台灣ETF市場的商品創新,有助於提升整體投資效率與多樣性,讓投資人擁有更多長期、穩健的選擇。

▶ 被動式多資產ETF有什麼優點?

  • 一次配置股債資產:透過單一ETF,即可同時投資股票與債券,分散風險。
  • 長期穩健收益:結合成長性資產(股票)與防禦性資產(債券),有助於降低波動、平滑報酬。
  • 費用較低:由於採用被動投資策略,其費用通常低於主動式同類型基金。

▶ 被動式多資產ETF與其他投資工具有何異同?

項目 主動式ETF 被動式多資產ETF* 被動式單一資產ETF 共同基金
操作方式 由經理人主動選股與資產配置 被動追蹤多資產指數 被動追蹤單一資產指數(如台灣50、S&P500) 由經理人主動選股與資產配置
資產類別 依主題策略篩選股票、債券 股票+債券 通常單一資產類別(如股票或債券) 股票、債券、平衡型、多重資產等
交易方式 像股票一樣交易所即時買賣 像股票一樣交易所即時買賣 像股票一樣交易所即時買賣 當日淨值計算,透過投信公司或銀行等銷售機構或銷售平台申購贖回
經理費 較高
流動性
透明度 高(每日揭露持股) 高(每日揭露追蹤指數與持股) 高(每日揭露追蹤指數與持股) 較低(多為月度或季度揭露)
報酬潛力 可能優於大盤,取決於操作能力 穩健報酬、波動較低 追蹤指數、無超額報酬 可能優於大盤,取決於操作能力
定審機制 由經理人主動調整 依指數規則定期調整 依指數規則定期調整 由經理人主動調整
適合對象 尋求超額報酬的投資者 保守穩健型、長期配置型投資者 初學者或長期投資者 尋求超額報酬的投資者
* 現階段國內僅開放同時投資於股債市的被動式多資產ETF,亦稱被動式「平衡型ETF」

▶ 被動式多資產ETF如何交易?

與其他ETF相同,投資人可透過股票帳戶在交易時段內自由買賣,也可透過券商協助進行大宗申購或買回。交易方式與股票無異,具備高度流動性與透明度。

▶ 被動式多資產ETF主要費用

  • 投資人於次級市場投資所需負擔
    • 證券商手續費(不高於1.425‰)
    • 證券交易稅0.1%
  • 基金負擔
    • 基金經理費(通常低於主動式同類型ETF)
    • 保管費
    • 指數授權費

▶ 被動式多資產ETF如何進行資產配置?

被動式多資產ETF根據其追蹤指數的設計,預先設定股票與債券的比例(如60/40、70/30等),或訂定指標條件及各指標條件下適用之股債比例,維持長期配置的穩定性,避免人為操作所帶來的偏誤與情緒干擾。

▶ 被動式多資產ETF適合哪些投資人?

  • 尋求長期穩健報酬的投資人
  • 想降低資產波動但又不願放棄成長機會者
  • 無暇盯盤欲簡化投資流程但重視資產配置的投資人
  • 希望避免主動選股風險、相信指數長期表現的被動投資者

▶ 如何選擇適合的被動式多資產ETF?

  • 指數設計理念:是否合理分散不同資產?
  • 資產配置比例:是否與個人風險承受度相符?
  • 成分資產品質:包含哪些國家/產業的股票與債券?
  • 費用結構:總費用比率是否合理?
  • 發行商與經理機構的專業程度

▶ 被動式多資產ETF有哪些風險?

一般投資風險,包含市場風險、集中度風險、流動性風險、折溢價風險及終止上市(櫃)風險、匯率風險(僅限國外成分證券)等。另須考慮債券的利率風險、信用風險等。

▶ 投資被動式多資產ETF有哪些長期優勢?

  • 可長期維持資產配置紀律
  • 有效避免市場時機錯判的風險
  • 透過自動調整降低情緒化決策影響

...載入中請稍後 . . .

相關文章

新聞稿

    專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