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臺灣ETF市場蓬勃發展,截至114年5月底,已有289檔ETF,市場規模已達新台幣約6.3兆元,占整體證券投資信託基金規模的66%,規模位居亞洲第三,展現我國資產管理產業的強勁實力與成長潛力。
為呼應行政院經濟發展委員會擬定的國家發展策略,金管會以打造「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為目標,從人(目標客戶)、錢(金流)、商品(投資標的)、機構(資產管理業者)、誘因(租稅與政策)等面向推動相關措施。特別在商品面,致力鬆綁法規、鼓勵創新,於113年12月25日進一步開放主動式ETF與被動式多資產ETF,帶動我國ETF市場邁入新篇章。
中文全名為主動式交易所交易基金,為證券投資信託事業所發行在上市上櫃市場交易的證券投資信託基金,簡稱「主動式ETF」基金,由基金經理人主動選股、建構與調整投資組合,不追蹤特定指數,操作策略更具彈性,期望能超越市場基準或達到特定投資目標,這類產品提供投資人與資產管理業者更多元的策略選擇與操作空間。
借重基金經理人的專業知識與市場判斷,若基金經理人具有優越的選股能力或擇時能力,有機會獲得比市場更高的報酬率。
與現行被動式ETF相同,投資人可透過集中市場即時買賣、進行定期定額投資,也可透過參與證券商向投信公司進行申贖。
投信公司每日於公司網站揭露全部投資組合內容,確保資訊透明,投資人可即時掌握基金運作狀況。
「多資產ETF」屬於被動式ETF,係追蹤、模擬或複製標的指數之績效表現,因現階段國內僅開放可同時投資於股票及債券,故亦稱被動式「平衡型ETF」。
追蹤的指數可同時涵蓋股票與債券,透過股債搭配,達到資產分散,降低單一市場風險,提供更完整的資產配置工具。
☑ 訂定固定股債比例。
☑ 訂定指標條件及各指標條件下適用之股債比例。
結合成長型資產(股票)與防衛性資產(債券),有助於降低波動、平滑報酬,適合穩健型投資人,追求穩定收益與資本增值。
透過集中市場即時買賣,交易簡單;投資組合涵蓋股債,投資人無需自行調整股債比率。